深度剖析六大国有股份制银行信创实施路径与解决方案全览
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和国家信创战略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,银行业的信创转型已成为关乎金融安全与创新发展的关键任务。随着2027年金融机构所有系统需实现全部信创化,2028年包括核心系统在内的全系统单轨运行这一目标期限的临近,各大银行纷纷加快信创改造步伐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中国银行、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、工商银行、邮储银行及建设银行的信创实施路径及解决方案,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。
一、中国银行:构建企业级分布式架构,夯实信创根基
(一)重塑超大规模金融级分布式架构体系
中国银行于2020年启动企业级架构建设,围绕自建“云计算+分布式+自主可控”基础平台展开。采用标准化、服务化、组件化设计方法,成功打造“高可用、高安全、高弹性、高敏捷、高效能”的分布式架构体系,能支撑集团10亿级别客户规模下海量联机访问,达到十万级TPS(笔/秒)业务交易处理能力 ,满足超大规模业务并发需求。
(二)构建“同城双活、异地可实切”的基础架构
在“两地三中心”架构基础上,中国银行率先实现四地多中心布局,支持分布式及集中式架构部署。通过双联邦及对等架构设计,实现同城双中心交易并行处理,异地分钟级整体切换,确保企业级组件“多地多活”,有力保障高并发业务场景下的系统高可用和业务连续性。如在某重大促销活动期间,系统稳定承载瞬间激增的交易请求,未出现任何卡顿与故障。
(三)统筹设计单元化架构
以客户维度设计模型算法、划分“百库千表”,支持流量、单元、同城、异地四级切换,单元间可实现秒级无感切换及业务流量灵活调拨,同时支撑应用版本灰度发布,极大提升系统的灵活性与稳定性,有效降低业务升级风险。
(四)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
全栈选用自主可控软硬件,针对国产数据库超大规模联机交易、国产大数据平台PB级金融数据分析开展专项攻关。部署信创单元,支持同一系统内“信创”“非信创”单元同时服务的混合部署,信创单元可承载核心系统部分业务流量,并通过流量灰度方式逐步提升信创比例。
二、招商银行:“云开两朵”双路径推进,全面拥抱云原生
采取“云开两朵”双路径推进模式,通过“金融交易云”承载主机上云,“原生云”承载开放系统上云,完成系统全面上云工程。以云原生架构对原有基础设施架构进行深度改造升级,在交易、投研、风控等关键业务系统领域成果显著。
在交易领域,借助分布式架构和高速容错总线等技术,打造全栈信创化的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,连接350多个分支机构,关联35个周边系统,交易处理效率大幅提升,响应时间显著缩短。
投研领域,采用鲲鹏ARM架构服务器作为硬件,开发研究业务数字化平台,完成平台架构信创化升级,整合海量金融数据,运用AI算法进行深度分析,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持。
风控领域,建设信创版声誉风险管理系统,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面全面信创升级,实时监测舆情信息,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情感倾向,及时预警潜在风险,有效维护银行声誉。
三、中信银行:创新信创终端管控,提升安全与管理效能
(一)构建全栈式信创终端管控体系
中信银行搭建信创终端数字化安全管控系统(信创PCM),通过客户端程序全面采集终端安全系统软件信息、基础配置、软件列表、补丁安装等信息,利用Mac地址实现数据与设备一对一匹配,借助大数据技术自动发现和识别入网终端设备,形成全行终端数字画像,为终端一体化集中管控和安全运营奠定坚实数据基础。系统前端APP适配国芯及终端操作系统,服务端节点基于国内芯片服务器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等实现全栈适配改造。
(二)形成数字化问题检测管控闭环
基于安全规则算法和终端安全运维审计经验,自动检测终端防病毒异常、程序异常、非法软件安装等安全威胁,并可扩展新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场景。由终端数字化管控平台建立统一数字化安全问题整改台账,通过自动调度终端任务完成整改,对自动化执行失败的转人工处理,形成完整闭环,实现从人机驱动到全数据驱动的转变,运维工作效率提升90%以上。
(三)实现全景式资产盘点功能
作为全行终端管控中枢,信创终端数字化管控系统对终端设备实施一体化集中管理。通过终端MAC地址网络信息与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对接获取物理位置,通过域用户信息获取实际使用人,在信息科技固定资产管理中,可精准查找定位终端,建立使用管理台账,动态维护设备品牌型号、责任人、入网IP地址等信息,覆盖设备采购、入网、维护、报废全流程,确保账实相符,科技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效率提升80%以上。
(四)提供数据支撑,提升信创终端使用体验
在用户无感知情况下,采集终端开机时间、用户登录时间、实际使用时间等数据,支持信创终端点对点消息推送功能,及时通知用户操作系统升级、使用提示等消息,为一线业务提供良好信创终端使用体验,也为信创终端推广提供有效数据支撑。
四、工商银行:打造全栈分布式与“一云多芯”信创云
(一)率先构建分布式技术体系
以智慧银行生态建设工程(ECOS)为契机,工商银行率先启动核心银行信息系统架构转型。基于30余项业界主流开源技术,围绕银行业务高可用、高安全需求,对分布式服务、分布式事务等关键技术深度定制,覆盖研发、运行、运维各环节,实现从业务接入、应用逻辑处理到数据库存储的全栈分布式转型,为交易型信息系统提供完整技术支撑。
(二)建设金融级云平台
采用“开源结合自研”模式,攻克主机下移技术难题,打造金融级云平台,涵盖基础设施云IaaS、应用平台云PaaS、金融生态云SaaS,为全行IT系统提供标准化、自动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技术服务。
(三)“一云多芯”信创云转型
在行业内率先开展“一云多芯”技术架构的信创云转型,技术架构涵盖IaaS、PaaS、分布式数据库、中间件、大数据等全栈基础平台。自研PaaS云平台、MySQL分布式数据库iSQL等关键技术平台,实现生产、测试、研发全场景规模化应用。在兼容适配性上,硬件方面支持多芯兼容,软件方面深度适配国产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及中间件,已支撑客户信息、会计核算等多个业务系统全栈信创转型,办公系统全面单轨运行,实物贵金属业务系统使用占比100%。
五、邮储银行:稳步推进信创布局,强化技术与业务融合
在信创转型中,邮储银行积极布局,在信息科技管理部、金融科技创新部、数据管理部、软件研发中心、数据中心等多部门协同下,逐步推进各业务系统的信创改造。从办公系统、邮件系统等基础应用入手,完成IT基础设施的初步替换,积累信创实践经验。
在信贷业务领域,探索引入国产数据库和中间件,优化信贷审批流程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,结合信创硬件与软件环境,构建智能化信贷风险评估模型,提升审批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,为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。
同时,邮储银行注重信创人才培养与技术团队建设,与国内信创厂商紧密合作,参与行业标准制定,不断完善自身信创生态体系,保障信创工作持续、稳定推进。
六、建设银行:全栈信创方案落地信用卡业务,持续深化信创应用
(一)全栈信创平台支撑信用卡业务
2020年11月15日,建设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部分业务在全栈信创平台上线,采用“鲲鹏服务器+麒麟操作系统+高斯数据库”的全栈信创方案。麒麟操作系统针对信用卡业务在稳定性、可持续性、生态支撑等方面进行技术迭代与优化,通过内生安全增强和数据隔离技术满足金融安全要求,为信用卡业务系统和数据库稳定运行提供高效、稳定环境。
(二)深化信创技术在多领域应用
在财务报销流程中引入AI技术实现发票自动识别、真伪验证与报销比对,提升效率。信贷审批、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也逐步融入信创技术,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优化业务流程,提升客户服务质量。此外,建设银行积极参与金融信创生态建设,与产学研各方合作开展技术攻关,推动信创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。
七、信创实施的挑战与应对策略
尽管各大银行在信创实施中取得显著进展,但仍面临诸多挑战。技术层面,信创产品性能、兼容性与稳定性有待提升,不同信创厂商产品间的协同适配存在困难;人才方面,既懂金融业务又掌握信创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短缺;安全领域,信创环境下的数据安全、网络安全风险需严密防范;成本上,信创改造初期投入大,包括硬件采购、软件研发、系统集成、人员培训等费用 。
应对这些挑战,银行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创新,加强与信创厂商深度合作,共同攻克技术难题;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,打造高素质信创人才队伍;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,从数据加密、访问控制、安全监测等多维度保障信息安全;合理规划信创实施路径,分阶段、分步骤推进,降低成本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
八、写在最后
中国银行、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、工商银行、邮储银行及建设银行的信创实施路径各有特色与亮点,为金融行业信创转型提供了丰富经验与借鉴。随着信创战略持续推进,银行业将不断深化信创应用,提升信息技术自主可控水平,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,借助信创技术实现业务创新与高质量发展。未来,信创将成为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、服务实体经济、参与全球金融竞争的关键支撑。
本网站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、有效性,仅供参考。请以最新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为准。